-
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
位于廈門市境內,森林覆蓋率96.8%;喬木層樹種以馬尾松為主。區內山峰連綿起伏,大多在700米以上,最高峰天柱山海拔933米,次高峰仙靈旗海拔916米。動植物資源豐富,山勢磅礴,峰崖壯觀,湖光山色如詩如畫,人文景觀歷史悠久。奇巖怪石是公園的又一大特色,仙桃石、海龜石、鷹嘴巖、巨石坊、八仙桌、千丈巖等等,令人引起無窮的遐思。
距離日月谷:約4公里
-
瑪瑙村
東埔因瑪瑙聞名于世,據業內人士的說法,其產品占國際市場的80%。1995年瑪瑙進入東埔村后迅速發展,10多年的時間從幾家發展到現在100多家,實現全村瑪瑙年總產值超億元,產品占國際市場的80%,占國內市場90%以上。東埔的瑪瑙所選用的原材料皆從巴西、烏拉圭等國進口,經過藝術設計、并采用高超雕刻技術加工而制成,不僅是精美的珠寶,同時也具有收藏價值。
距離日月谷:約7公里
-
青礁慈濟祖宮
海滄青礁慈濟祖宮,又稱東宮,位于廈門海滄鎮青礁村崎山(岐山)東南麓(古屬漳州府海澄縣),四周地域遼闊,景色秀麗。該宮始建于南宋紹興二十一年(1151),奉祀供奉北宋名醫吳夲(即吳真人,羽化后被尊稱為"保生大帝"),相傳宋代年間,吳真人曾用當地溫泉(即目前日月谷溫泉渡假村所在地)懸壺濟世,普救眾生。系廈門市較大的民間信仰場所和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跡,被廣譽為"閩臺慈濟第一宮"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也是廈門二十名景之一。
距離日月谷:約13公里
-
石室禪院
藥師佛道場石室禪院位于玳瑁山下,面對靈鷲山,據漳州府志、龍溪縣志、海澄縣志記載:石室禪院創建于唐垂拱二年(686年),原為人們修行的石室。后唐同光三年(925年),始建為寺院。宋英宗治平二年(1065年)曾修建或添建。元代元統甲戌(1334年),由晦庵和尚主持重建,建梵宮、僧房、塑佛像,宛然名剎,奠定了石室禪院之規模。明天順八年(1464年)一度修葺。明成化年間(1465-1487年)寺廢。隆慶三至五年(1569-1571年),由云軒和尚主持理修,建法堂、山門和廊廡,周圍筑墻,煥然一新。
距離日月谷:約12公里
-
鼓浪嶼
鼓浪嶼位于廈門島西南隅,與廈門島隔海相望。原名圓沙洲、圓洲仔,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,聲如擂鼓,明朝雅化為今名。由于歷史原因,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、保留,有“萬國建筑博覽”之稱。龍頭路商業街諸多火熱商鋪都有販賣各種廈門特色小吃,此島還是音樂的沃土,人才輩出,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,又得美名“鋼琴之島”、“音樂之鄉”,是一個非常浪漫的旅游景點。有鄉賢林承強題聯贊曰:鼓浪懸帆今勝昔,堆金積玉慨而慷。
距離日月谷:約26公里
-
南普陀
南普陀寺是廈門非常有名的古剎,坐北朝南,占地25.8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21270平方米。坐落于鷺島名山五老峰之前,背靠著秀麗奇峰,面朝蔚藍大海,登臨遠眺,山風海濤,風景迤邐。始建于唐末五代時期,規模宏大,氣勢磅礴,是閩南佛教勝地之一。寺中有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大悲殿、藏經閣等雄偉精美的建筑,各殿供奉彌勒、三世尊佛等藏經閣珍藏佛教文物豐富多彩,有緬甸玉佛,宋代古鐘、香爐,明代銅鑄八首二十四臂觀音清代瓷制濟公活佛以及大量佛典經書,有名的有《明大藏經》《日本大藏經》等。
距離日月谷:約27公里
-
土樓
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,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筑,是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,它以歷史悠久、風格獨特、規模宏大、結構精巧等特點獨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藝術之林。土樓大多為方形或圓形,主要分布在南靖和永定,尤以奇特的圓形土樓最富于客家傳統色彩,最為震憾人心。圓形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典范,堪稱天下第一樓。它象地下冒出來的“蘑菇”,如同自天而降的“飛碟”。土樓除具有防衛御敵的奇特作用外,還具有防震、防火、防盜以及通風采光好等特點。
南靖土樓距離日月谷:約131公里,永定土樓距離日月谷:約170公里